由上海沐瑛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起草的《海三棱藨草生態修復育苗標準》(Q/310117SHMY 001-2020)正式發布了,將于2020年12月8月起正式實施。
海三棱藨草是莎草科、海三棱藨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匍匐根狀莖和須根,稈三稜形,近散生,高可達40厘米,葉片短于稈,稍堅硬;深褐色。苞片兩枚,小穗單個,假側生,無柄,廣卵形,具多數花;鱗片卵形,棕色或紅棕色,邊緣有疏緣毛;小堅果的一半,花柱長,小堅果寬卵形、雙凸、成熟時深褐色。8-10月開花結果。分布于中國上海市,杭州灣沿岸。通常生長在河口、海灣等沿海灘涂的潮間帶及受潮汐影響的河灘上。為中國特有物種。
海三棱藨草是沿海灘涂的先鋒物種,有重要的生態學價值。海三棱藨草是長江口濕地生態系統中最關鍵的初級生產者,地位特殊、功能廣泛,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沐瑛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立足其建設的平湖市海洋生態修復育苗基地,提供用于浙江海岸濱海生態修復工程使用工程物種種苗,開發更科學、高效、經濟的種植模式和方法。再獲得多年的育苗種植經驗之后,沐瑛生態將其融合總結,于是《海三棱藨草生態修復育苗標準》(Q/310117SHMY 001-2020)于2020年11月20日正式發布了,標準詳細規定了海三棱藨草育苗過程中的環境要求、苗圃選址、土壤管理、施肥要求以及育苗移栽的方法等等。該標準的制定標志著海三棱藨草生態修復育苗正式步入規模化、規范化的道路。